《从零到一》04丨创始人悖论

我们一生最该坚持的习惯,就两个字“阅读”。阅读的分享主要是一方面自己做个笔记,另一方面也希望可以传播知识,跟大家共同成长,此文章为转载文章,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赫尔曼·黑塞曾说过:“世界上任何书籍都不能带给你好运,但是它们能让你悄悄成为你自己。”

它们似乎没有在你身上留下任何痕迹,但却深深地刻在你的灵魂、你的气质,你说过的每一句话里。

下面,开始我们今天的阅读之旅吧。

昨天我们了解了,真实的世界是不平均的,我们想要用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回报,就要把精力专注在最有价值的事情上。

用80%的精力去做好真正发挥作用的那20%的部分。

在企业经营方面,想要实现指数级增长,我们一定要尊重幂次法则,在战略制定、资源分配等方面考虑 “80-20”原则。

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考虑哪些方面呢?

01.png

恪守常规的世界

这个世界的一切看起来运行得井井有条,是因为自然法则在起作用。

很多人理所当然地认为自然法则可以解决一切不正常的问题,但是,当我们认为自己不需要再去探索什么的时候,可能正是危险临近的时候。

2008年,一切看起来和往常没有什么不同,但是仿佛一夜之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成千上万的人因此而倾家荡产,居无定所,看似不可能倒闭的美国第四大投资公司雷曼兄弟也宣布破产。

002.JPG

如果把眼光放长些,你会发现,很多“黑天鹅”就在人们习以为常中悄然出现,给人们带来巨大的冲击。

看似突然出现的灾难,其实是因为存在于常规世界之中的秘密被大家所忽略,所以才显得“事发突然”。

然而,一切事情都是有缘由的,只是我们并未留心。

是什么阻止了我们对未知探索的动力?

彼得•蒂尔为大家总结了以下四点:

一是渐进主义。古语有云,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

传统的教育让我们相信循序渐进的发展规律,所以,大家都喜欢锦上添花,在已有的成绩上作些小的改良,而不愿意从头开始选择一个新的领域进行研究。

二是风险规避。新事物必然带来更多的风险,成功后的回报却还不明朗,所以,不想冒险,只求安稳,这是大多数人都会有的想法,它同样阻止着人们探索的脚步。

三是自满。这条主要针对社会精英,他们享有更多更好的探索秘密的资源,但是他们更加享受已有的一些成绩,满足当下的生活,许多精英不愿意面对充满挑战的领域。

四是“扁平化”。当一些人有想法探索未知的时候,他会问自己,世界上聪明的人那么多,为什么只有我想到了这些?

一定是我在哪个环节出错了。因为别人而怀疑自己,把自己扁平化,同样让自己止步不前。

003.JPG

对于企业来说,“风险规避”是最主要的原因。

因为企业的使命是营利,而企业的经营运作本来已经是一项高风险活动,所以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决策者都需要尽量规避不必要的风险。

探索未知的秘密需要投入企业的人力、财力、物力来支撑,而能不能探索成功却是未知的。

所以,大多数企业家不愿意盲目踏入探索未知的行列,他们更愿意做的是优化已有的产品或服务,以此来降低经营风险。

特别是大型企业,已经可以凭借积累的优势轻松获得利润,他们更加不愿意冒险去探索未知。

这反而给了初创企业机会,那些善于发现未知或者捕捉到哪里蕴含了商机秘密的企业,他们可以因此避免跟巨头们竞争极小的市场份额,转而利用这些别人不曾留意的“秘密”来占领潜力巨大的新市场,开辟出属于自己的“蓝海”。

02.png

发现秘密的价值

在看似恪守常规的世界里,有些事物我们非常熟悉,我们称之为“常识”,有些我们无法作出解释,我们称之为“神秘之事”。

005.JPG

在二者之间还有一类属于重要却无人知晓,困难却可为的事物,我们称之为“秘密”。

对于常识,我们需要做的是利用,比如,我们已经知道了如果用湿手去触碰那些带电物体,我们的身体会触电,那么我们就会坚决避免这样去做,因为我们知道后果是一定会被伤害。

对于无解之谜,其实我们应该尽量避免花时间去研究,因为没有结果或者很难有结果。

比如可能存在于别人口中的灵异事件,因为无法验证,所以不会有结果。

我们想要探索未知,应该着重在那些经过一定努力可以得到结果的事情上,也就是那些秘密上。

因为那些秘密可能会让我们改变世界。放眼看世界,成功的企业大多建立在这些秘密之上。

有些创新公司正是充分开发了我们闲置的资源,从而获得了商业上的巨大成功。

优步公司发现了私家车上的空位,爱彼迎公司发现了闲置的房间,他们在熟悉的环境中探索到了别人没有发现的“秘密”,并加以利用,成就了巨大的商业机会,实现了业务的高速增长。

006.JPG

有些创新公司是发现了大多数人的微小需求而获得成功的。

比如共享单车解决了地铁或者公交站到家的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共享充电宝解决了在智能手机时代大多数手机的电池容量不足的问题。

这些需求不大,但是人数众多,我们也可以从这些需求人数众多的地方寻找商机。

有些公司因为创造自己和别的公司某项服务上的不同而获得成功。

比如京东公司的物流体系完胜淘宝等同行。而亚马逊网上书店则因打造最大最全的书品而获得用户的青睐。

他们都是在本身的业务体系中,选择一个方面寻找机会,超越对手,从而获得成功的。

当一家公司经过探索得到一个可以充分利用的“秘密”时,它将会迎来属于自己的商机。

03.png

如何发现秘密?

不探索是无法发现秘密的。只有相信并且积极探索,才能在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中找到商机。

009.JPG

在作者看来,秘密分两种,关于自然的和关于人的。

关于自然的就是物质世界的未知部分。

关于人的秘密有两种:一种是人类对自身认知的空白或者人们想要独占的事情。

在我们开始探索之前,首先要确定自己的方向,是探索自然的秘密?还是探索人的秘密?

无论你的答案是什么,一定要有答案,否则你仍然处于混乱中。

探索秘密从哪里开始呢?

一是没有标准化和制度化的重要领域。当一个领域已经标准化和制度化时,就说明这个领域已经非常成熟了,投入其中进行研究的人就会很多,相应地,机会就少一些。

而那些没有标准化制度化的领域更有发挥的空间,比如心理学、营养学等领域。

二是无人关注的领域。无人关注不代表不重要,也很有可能是太熟悉,习以为常,但是很多机会恰恰就在这些地方。所以,我们可以着手从无人关注的领域开始探索。

三是自己熟悉的领域。因为熟悉,所以更加了解,在探索未知上,我们往往占有先机。所以,从自己熟悉的领域开始探索,未尝不是一种选择。

04.png

你适合创立一家公司吗?

很多有志青年都有一个创业梦,觉得只有创业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否则都是在为别人作嫁衣裳。

特别是在互联网行业,创业造就了一大批年轻富豪,他们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就实现了大多数人一辈子都不可能实现的财富梦想,互联网创业暴富像神话一样,吸引着无数年轻的创业者蜂拥而至,投身于创业大潮之中。

011.JPG

创业者众而成功者寡。

创业固然可以造就财富神话,但是它也是有前提的。

那就是创业必须成功。一旦失败,可能面临的就是倾家荡产,负债累累。

当然现实中不缺这样的例子,只不过因为创业失败的概率更高,那些失败了的人并不会像成功者那样被广泛宣传,让我们误以为互联网创业比传统行业更容易成功。

调查数据显示,在硅谷,每年新成立的公司中仅有15到20家真正值得投资,而对照国内,这个数字恐怕只会更少。

真正能够成为世人皆知的企业,难度更是成指数倍增长,可以说创业维艰。

更残酷的事实是,创业就是一场成功率极低的冒险活动,大多数投身创业的人最终难逃失败的命运,只不过一旦成功回报也是丰厚的。

同时,我们也清楚地看到,总有人会创业成功,还有一些人能够连续创业成功。

014.JPG

由此可见,创业者一定有些特质,成功也一定是有方法的。

我们不禁要问,究竟什么样的人才更有可能创业成功呢?

可能你脑海中有很多特质,比如强烈的欲望、开阔的眼界、敏锐的商业嗅觉、广博的人脉、冒险精神、独立果断的决策力,等等。

创业本身不是一项循规蹈矩的活动,所以成功的创业者个性也千奇百怪,毫无定法。

作者坦言,在PayPal的六个创始人中,有四个人在高中就造过炸弹。

我们知道,造炸弹可不是闹着玩的,而且在大多数国家也是不被允许的。这一点说明什么呢?

成功的创业者非比寻常。

05.png

特立独行的灵魂

带领苹果公司创造了奇迹的乔布斯,是一个特立独行的天才,也是一个卓越的企业家,同时他也是一个常人眼中的“疯子”。

他常常光脚走路,也不洗澡,餐餐只吃苹果,但这些“怪异”的习惯并不损害他独特的魅力。

015.JPG

乔布斯曾经因为跟请来的职业CEO发生冲突,被董事会以投票的方式赶出了自己一手创办的公司。

12年后,乔布斯重返苹果,对濒临倒闭的苹果公司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并对产品线进行了精简,之后通过推出IPod实现逆袭。

IPod成了苹果的入口级产品,并为未来的IPhone的出现打下基础。而IPhone系列的推出更是让苹果公司重返辉煌,成为了智能手机行业的NO.1。

乔布斯不仅在个人习惯上是个“异类”,在管理思想也是独树一帜。

在产品研发上,他奉行完美主义和极简主义;

在对待顾客的态度上,与主流的“把顾客当作上帝”的理念不同,他的观点是“把顾客放在最后”,他认为企业家应该“替顾客作决定”,给顾客创造超出预期的产品;

在决策管理上,他不讲民主,可以说是有些“专制”,一意孤行,几乎从不听取别人的建议,但是,结果证明,他做对了。

016.JPG

乔布斯也是创业者的非典型代表。但是优秀的创业者大多特立独行,行为极端怪异。

这些创始人特质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培养的?这点尚无定论。

但是在这些极端特质养成的过程中,他人或自己有意无意地夸大,最后被他们拿来当成自己与众不同的“标签”,从而强化了这些特点,最终发展成为他们标志性的极端特性。

06.png

建立自己的个人品牌

并非每个人都要成为一名创业者。但是像那些优秀企业建立自己的商业品牌一样,建立自己的个人品牌,却是对我们每个人的发展都大有裨益的事情。

什么是个人品牌?

简单来说,个人品牌就是与众不同的个人特征,而这个特征是有商业价值的。

Lady Gaga从2007年一出道,就以先锋的音乐、叛逆的性格和雷人的造型迅速风靡全球,成为流行乐坛的一股新势力。

提起她,我们脑海中首先出现的是她身着奇装异服的形象。

那些装束,如果换为别人,一定被当作精神病看待,可是因为她是Lady Gaga,大家都接受了她的这种形象。

这种形象就是她的个人标签,“先锋歌手”就是她的个人品牌。

在现在的知识付费时代,许许多多的普通人通过网络,建立自己的个人品牌实现了逆袭。

虽然他们并没有开始创业,但是他们同样利用个人品牌增加了自己的收入,改善了自己的生活,受到了更多的关注,扩大了自己的影响力,开创了自己的事业。

020.JPG

当年的“简书一哥”彭小六,利用业余时间写作,在简书上专注于学习方法的干货分享,赢得了广大粉丝的喜爱和追随,从而建立了自己的个人品牌。

后来他通过开课程、出书等方式扩大自己的影响力,短短两年时间,从一个普普通通的程序员,蜕变成一个知识大咖,实现了一个普通人的华丽转身。

对于彭小六来说,“学习方法干货分享”是他的个人品牌,提起“学习方法干货分享”,就能让人想到他。

在建立起个人品牌,有了众多铁杆粉丝之后,不论他是写文章,还是开课程,或者写书,都可以赚得盘满钵满,大获成功。

【结语】

今天我们看到卓越的创业者大多拥有别人难以理解的怪异面,他们特立独行,标新立异,不循规蹈矩,他们往往奉行与众不同的信条,但是在商业竞争中,这些与众不同恰恰让他们胜出,这就是创业者的特质。

作为一个创业者,既然选择了创业,那只能直面路上的风风雨雨,如何让我们尽量避免创业的失败呢?

关于软件资源类分享的免责声明:
本站为个人博客非盈利性站点,所有软件信息均来自网络,所有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研究目的,并未做任何贩卖软件信息等行为,不存在任何商业目的及用途。
根据《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第十七条规定“为了学习和研究软件内含的设计思想和原理,通过安装、显示、传输或者存储软件等方式使用软件的,可以不经软件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
您需知晓本站所有分享内容资源均来源于网络,仅供用户交流学习与研究使用,版权归属原版权方所有,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用户本人下载后不能用作商业或非法用途,需在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电脑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否则后果均由用户承担责任。
如果您访问和下载此文件,表示您同意只将此文件用于参考、学习而非其他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您自行承担,如果您喜欢该程序,请支持正版软件,购买注册,得到更好的正版服务。
暂无评论

发送评论 编辑评论


				
|´・ω・)ノ
ヾ(≧∇≦*)ゝ
(☆ω☆)
(╯‵□′)╯︵┴─┴
 ̄﹃ ̄
(/ω\)
∠( ᐛ 」∠)_
(๑•̀ㅁ•́ฅ)
→_→
୧(๑•̀⌄•́๑)૭
٩(ˊᗜˋ*)و
(ノ°ο°)ノ
(´இ皿இ`)
⌇●﹏●⌇
(ฅ´ω`ฅ)
(╯°A°)╯︵○○○
φ( ̄∇ ̄o)
ヾ(´・ ・`。)ノ"
( ง ᵒ̌皿ᵒ̌)ง⁼³₌₃
(ó﹏ò。)
Σ(っ °Д °;)っ
( ,,´・ω・)ノ"(´っω・`。)
╮(╯▽╰)╭
o(*////▽////*)q
>﹏<
( ๑´•ω•) "(ㆆᴗ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Source: github.com/k4yt3x/flowerhd
颜文字
Emoji
小恐龙
花!
上一篇
下一篇